《诗经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分为《风》《雅》《颂》三大部分,多为民间歌谣,正声雅乐,以及宫廷祭祀,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。
就连孔子也对其赞赏有加,曰:“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思无邪。”甚至宣称“不读诗,无以言”。
今天,随着古典文化火热的浪潮,许多诗词都被改编引用进影视之剧中。
如琼瑶的《一帘幽梦》就取自秦观《八六子》:“夜月一帘幽梦,春风十里柔情。”
前两年的《大秦赋》同样也引用到了《诗经》中的句子,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才华。
看过《大秦赋》的人应该都会发现剧中频繁出现过一句话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”。”
这句话不仅秦军士兵唱,将军唱,就连作为王的秦昭襄王临终时也不忘与子孙同唱,可见它在秦人心中的重要地位。
其实,这个句子出自《诗经.秦风》,全诗共三章,讲的正是秦国军士大敌当前磨刀擦枪、舞戈挥戟,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。
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
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
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
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,目前存有三种说法:
一种认为,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,崇尚武力而作,其代表是《毛诗序》;
一种认为,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,出兵抗吴而作;
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,此诗系秦人攻逐犬戎时,兵士间团结友爱、同仇敌忾、偕作并行、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。
如今多数认为是第二种,即哀公应楚臣包甚胥之请,出兵抗吴而作,是一首动员诗。
据《左传》记载,鲁定公四年、公元前506年,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,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。
在城墙边连哭七天,哭声日夜不绝于耳,勺饮不食,最终打动秦哀公,秦哀公为动员军士出国作战,写下这首《无衣》。
全诗激昂澎湃,跌宕起伏,声势浩大,体现君王一声令下,士兵同仇敌忾,舍身赴死的慷慨情绪,读来热血沸腾。
然而,关于其中的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”到底作何解释,一直以来却争议不断。
一种认为,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”应该解释为“谁说我们没衣服穿?我将与你同穿那长袍。”这也是现在很多诗词书籍以及教材主选的一种。
对此,著名汉语言文字学专家、北师大博士生导师李运富先生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。
他认为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”这八个字说的不是穿同一件长袍,而是穿同样的长袍。
他之所提出这样的看法,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
一是,他觉得战场上两个士兵穿同一件长袍显然不可能,也不现实,这样不仅无法作战,也不符合逻辑。
另外,第二章“与之同泽”的“泽”指的是贴身内衣,这在保守的古代就更不可能了。
二是,“同”这个字,除了同一个的意思,还有相同之意。且在古诗词中,相同更常用。
如王勃“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”里面的“同”就是“相同”,而非“同一个。”
李教这种授说法虽然得到了一些专家和网友的认可,却也有不少人仍持反对意见。
原因是,如果这样理解,《无衣》就少了一份君王士兵同仇敌忾,舍身赴死的感染力,不够热血感人。
所以,目前多数书籍用的还是同一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