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黄芪的功效(掌握黄芪的七大功效,可以治愈许多疑难杂症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03 08:21:56    

黄芪一药,原名黄耆,始载于《本经》,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药;《本草备要》称其为“补药之长,故名耆。”其味甘,性微温,有补气、固表、托毒生肌,利水消肿等功能,临床使用甚为广泛。

1.补中益气 脾胃虚弱、运化失常,表现肢倦气短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久溏;或中气不足、清阳下陷;肚腹坠胀、肛门外脱、子宫下垂;或气虚发热者。常配党参、白术、当归、陈皮、甘草、升麻等。

2.补气生血“有形之血不能自生,而生于无形之气”,对于血虚之人,面黄肌瘦,头晕乏力,或血虚气脱,骤然面白、汗出、气短者,可重用黄芪配当归,补气以生血。如当归补血汤,以黄芪一两、当归二钱治疗血虚气弱的各种贫血。《蒙筌》曰:“补血汤,黄芪数倍于当归,气药多而云补血者,气能生血也。”另该方也用于血虚发热之候,此热是由内伤劳倦而致的血虚引起;“血虚阳浮”,除肌热面红,口渴喜热饮外,以脉大而虚为要点。

3.固表止汗 体弱之人或重病之后,表虚不固,常有自汗,并易感受风寒。黄芪生用固表,无汗能发,有汗能止,用于表虚汗多者,常配糯稻根、浮小麦、五味子、煅牡蛎等。用于卫虚易感风邪者,可配防风、白术等。丹溪说:“黄芪大补阳虚自汗,若表虚有邪,发汗不出者,服此又能自汗。”

4.利水消肿 黄芪能消水肿,是其益气健脾的作用。临床常用于头面、四肢水肿,尤其对妇女功能失调的肢面浮肿,其效尤著,常配防己、茯苓、白术、桂枝、甘草、姜皮等同用。另外,对心源性水肿,配桂枝、猪苓、五加皮等也有效。

5.托毒生肌 黄芪能排脓内托,称之为“疮疡圣药”。临床常用于气血不足、疮疡内陷、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者。黄芪温养脾胃而生肌,补益元气而托疮,常与党参、当归、肉桂、甘草等配伍;若脓成不溃,又可与当归、银花、白芷、山甲、皂角刺等同用。托里十补散、托里黄芪散为外科常用方剂,均离不开黄芪的托毒之功。《本草备要》说:“血生肉。毒气化则成脓,补气故能内托。痈疽不能成脓者,死不治,毒气盛而元气衰也。”可见黄芪补气内托,其功不小。曾治一例结肠癌患者,切除肿瘤后,因肠梗阻又接受二次腹部手术,由于体质虚弱,术后腹腔引流部位不收口,并反复感染、疼痛、渗出,经抗生素及支持疗法,迟迟未见改善。后用大剂量黄芪为主辨治,补气养血、托毒排脓。两周后渗出减少,创口愈合,疼痛也随之改善。

6.补气通瘀 王清任补阳还五汤,开创了气虚血瘀理论的先河。方中重用黄芪,是其他所配药物如当归尾、赤芍、地龙、川芎、桃仁的20倍以上。治疗中风后遗半身不遂、口眼㖞斜、语言蹇涩、口角流涎等症。其病机特点是“因虚致瘀”,故重用黄芪大补元气,气旺则血行,瘀去则络通,故临床用之有效。


7.补气扶正 黄芪除以补气见长外,又善于和祛邪药配伍,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。在某些虚实夹杂的慢性疑难病症中,它是一味不能忽略的药物。对部分病至晚期,正气虚弱、癌毒内聚的肿瘤病人,我常重用黄芪,并配伍其他辨证药物,如蜈蚣、全蝎等同用,扶正祛邪,收效颇良。对伴有口干舌红、尿黄、便秘者,可配甘寒滋阴的药物,并适当理气。个人体会,在辨证的基础上,随着黄芪用量的变化,其效果也会有明显差异。晚期癌症,阳气虚衰者多见,大多食少形瘦、肢冷畏寒、便溏、舌淡。重用黄芪,一般不会有气滞或内热等表现,药性比较平稳。

黄芪生用偏于走表,能固表止汗、托里排脓、敛疮收口;炙用重在走里,能补中益气、升提清气、补气生血、利尿消肿;黄芪皮功同黄芪,但善于走表。由于其性味甘温,故凡气滞湿阻、胸闷腹胀、热毒疮疡、表实邪盛及阴虚阳亢等症,又当减量或慎用。

据现代药理研究,黄芪能显著增加人体免疫功能,加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,扩张血管,改善血行,增强心肌收缩功能,使久坏之肌细胞恢复活力,促进慢性溃疡愈合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