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,加强会计信息的质量控制,减少会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,根据《会计法》、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》等相关的会计法规,特制定本制度:
(一)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的原则
1.实事求是原则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,确认计量和报告,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信息。
2.可靠性原则。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与客观经济事项一致,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,内容完整。
3.安全保密原则。对所有的会计信息要求按规定程序保管,并注意信息的保密工作。
4.畅通及时原则。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,应当及时进行确认、计量和报告,不得提前或者延后,各个渠道的信息要求畅通无阻。
(二)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
1.加强账务管理。按照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》及《医院会计制度》进行账务处理,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,规范会计凭证格式、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,按要求编制会计报表。
2.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牵制制度。设置单位内部牵制机制并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,明确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,形成职权明确、程序规范、责任清楚、相互牵制、相互制约的会计监督机制。
3.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
3.1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账务处理,对使用的会计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、会计账簿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要求,应当符合财政部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规定。
3.2建立财务独立的数据库,形成财务独立的局域网,指定专人负责备查账套的财务软件及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。每月完成财务数据库的数据备份,年底对财务软件数据及其他财务工作内容进行光盘备份,光盘的保存视同会计档案保管。
3.3操作员需定期更换相关密码,注意安全保密,杜绝未经授权人员登陆财务软件及数据库。
3.4操作员离开工作站时应退出会计软件,以防他人越权操作。
3.5任何操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得修改电脑设置及各种程序。
3.6财务科各电脑需安装杀毒软件,由医院信息科统一安排更新、杀毒,各电脑不得安装游戏软件。
3.7在财务软件修改、升级和硬件更换过程中,由财务科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,以保证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完整。
4.会计电子化档案管理
4.1存储磁盘、硬盘、光盘的会计数据和打印出的会计数据作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。
4.2计算机输出的会计凭证、报表、账簿等会计档案管理,按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》执行。
4.3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要保存在防磁、防尘、防火、防潮的场所。
(三)加强会计信息传递机制的建设
1.传递方式:会计信息通过自上而下的传达或自下而上的反馈,财务应遵循保密原则。
2.传递渠道:
2.1通过单位财务会计资料、医疗管理资料、内部刊物、院内网络公示等渠道,获取内部会计信息。
2.2通过行业协会组织、业务往来单位、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,获取外部会计信息。
3.传递范围:在发布财务信息时要给予对象范围的控制,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会计信息。
4.传递权限:设定审核权限,确保信息质量,对内对外信息在传递前必须经签发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。
5.传递要求:
5.1对应当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筛选、核对,提高信息的有用性。
5.2对外的财务信息经院长批示,统一由医院院办对外发布。
5.3对内的财务信息经院长批示,由财务科向指定范围内发布。
6.传递安全设置:财务科账务处理系统使用的电脑与院内网络、院外网络相分离。
(四)加强会计队伍建设,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
1.建立健全会计机构的设置,设定会计人员工作岗位,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度符合内部牵制制度。
2.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,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培训,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。
(五)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保证
1.建立财务互查制度
1.1定期由财务科人员对各项财产物资盘点进行监督。
1.2财务会计对库存现金、银行存款、债权、债务进行清查核对,确保账账、账物、账实相符。
1.3定期对收费人员进行现金及票据的盘查。
2.加强内部审计:对单位会计信息实行监督审计,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、完整。
3.加强社会监督:医院聘请物价、社保等部门对会计信息进行检查、指导,提高会计信息质量。